海棠文学 - 耽美小说 - 待他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9

分卷阅读49

    封给赵诩的未拆密信,落款赫然便是崔静笏。

作者有话要说:  王爷夫夫要做的事情好多路好难走我都心疼另外偷藏人家的信又没胆看某人真怂。

第51章

看着那信笺许久,轩辕晦还是将它放在袖中,若无其事地回秾李楼去了。

赵诩正低声吩咐着白胡什么,见轩辕晦来了,便打发白胡下去。

“怎么了?我还不能听不成?”轩辕晦难免有些不悦。

赵诩愣了愣,蹙眉看着他。

轩辕晦自觉失礼,却也拉不下面子赔礼,只好闷声在旁边坐了。

赵诩上下打量他,指尖在杯沿摩挲,缓慢却笃定道:“王爷作此语,难不成是怀疑我有事隐瞒?”

轩辕晦抬起眼皮瞥他,一副云淡风轻状,“我与王妃之间,向来从无私隐。”

说罢,他将那信取出,递给赵诩,“你看,我可未拆封。”

赵诩接了那信,一看落款,悠然一笑,“好酸。”

轩辕晦拈了颗青梅,“确实酸。”

赵诩不想细思他为何陡然间开始拈酸吃醋,只拆了信,挑了挑眉。

轩辕晦见他将信复又折了起来,放入袖中,心中霎时五感翻涌,又是愤懑,又是失望,又有些不知所措的无奈,便只板着一张脸,看着手中茶盏。

“崔长宁想与你我缔盟。”赵诩缓缓道。

轩辕晦并未抬头,“他?是指博陵崔氏,还是指那邓氏?”

“邓氏。”

“他自己的主意,还是孝恵的主意?”轩辕晦又道。

赵诩瞥他眼,“那你说肃州之事,是你的主张还是我的主张?”

莫名心里一轻,轩辕晦笑道:“自然是你的?”

赵诩侧头,“嗯?”

轩辕晦为他添茶,谄媚道:“因为我什么都听你的。”

赵诩听的颇为受用,缓缓道:“河东八姓已经心不齐了,别的不提,王爷你先前选的那三个……”

轩辕晦摸摸鼻子,“那卢渊怎么选的?总不能站在新帝这头吧?”

赵诩苦笑,“范阳卢氏向来迂腐,既然新帝是太子继位,那便是名正言顺,人家如今早已为了新皇肝脑涂地了,卢渊他父亲便领了尚书右丞的衔。”

轩辕晦不再多话,自太祖起,如何处理河东士族便成了代代皇帝头疼的问题,在世祖时,一度甚至撕破面皮,几近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后来仁宗推行士庶合流后,才最终达到某种微妙的平衡,有了百余年的相安无事。

这么多年来,士族与朝廷的势力此消彼长,皇族极盛之时,士族便抱成一团,安分守己,用一种别样的方式与皇室抗衡,力求自保;而现下皇族分崩离析,世家们也蠢蠢欲动,不甘寂寞起来。

“从龙之功,谁不想要?”赵诩缓缓开口,“前朝我士族鼎盛之时,人杰辈出,有人舌粲莲花,喝退三军;有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权倾天下,朝野侧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如今的世家子弟怕是想象不出彼时煊赫。与其说枭雄出于乱世,倒不如说,士族兴于乱世。”

轩辕晦放下茶盏,蹙眉看他。

“这天下,眼看着又要乱了,”赵诩微微一笑,与他对视,“殿下你说,诸世家如何能不意动?”

轩辕晦缓缓道:“这天下就如牌九一般,既打乱了重洗,自然人人想摸一副好牌,分上一杯羹。我自己都是如此,如何能怪你们呢?”

这是他第一次承认心中野望。

从前他来肃州,是为了父皇的遗愿,是为了保住轩辕氏的骨血;后来他营建雅鲁克,乃是为了保住轩辕氏的天下,重复祖辈的荣光;可是如今,当他最终将和自己的手足兄弟相杀相残,他不得不承认——他想要这个天下。

“若是新帝贤德仁善,这天下殿下你还想要么?”赵诩漫不经心。

轩辕晦苦笑,“若是如此,那我便当真是乱臣贼子了。只是这新帝到底流着邓氏的血,他若是狠不下心,金城王、琅琊王还有我二哥的仇,又有谁去报呢?更何况,父皇的死,真相如何,还说不清楚吧?”

赵诩将崔静笏那信又取了出来,“王爷的意思是?”

“先答应崔长宁,就说新帝不仁,不配为天下主,”他又拂过腕上佛珠,“至于之后……各凭本事罢。记得提醒他,本王是与博陵崔氏合作,与孝惠公主、邓氏均无半点干系,让他勿要多想。”

轩辕晦蓝眸中闪过寒光,“任他沧海桑田、白云苍狗,有一点永不变改——我轩辕晦与邓氏,滔天血仇,势不两立!”

新帝的正庆元年,注定不会太平。

七月十五,中元节那日,长安西市一处客栈走火,那本就是京中最繁华之处,左近鳞次栉比,又都以土木搭建,一时间火势蔓延开来,竟烧了整整三日,大火都无法停息。

内宫有护城河相隔,倒是无碍,只苦了长安两市、一百零八坊的百姓,辛辛苦苦修葺好的宅子被烧得干干净净、囤积的货物一瞬间化作乌有,昨日还一同吃饭用膳谈天的家人在火中悲号哀泣,最终烧成焦尸……

朝廷派了些人手,可火势实在太大,这些普通的衙役更夫又毫无章法、贪生怕死,这火竟完全无法扑灭。

最终还是崔静笏领着几千邓氏私军出现,将周遭的房子拆了,留出一圈空地来,才遏制住火势。

百姓们自然对邓氏和崔静笏感恩戴德,对比反应迟钝、敷衍塞责的朝廷,简直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佛陀。

陷入如此境地,为平民愤,新帝决定户部拨款,朝廷出钱为百姓修缮民宅,结果户部竟齐齐上书,说是国库空虚,并无多余银两。

皇帝震怒之下,命人彻查户部,户部尚书,一邓党元老锒铛入狱。

然而,国库里依然没有多少银子。

那日,皇帝顶撞邓太后,太皇太后下了“不孝”的考语,虽被皇帝压了下来,但仍有风言风语传到了前朝,御史台纷纷进谏。

穷的叮当响的肃王从自己的私库里省出了银子,连带着布匹粮食,命人送往京城,自己却日日吃糠咽菜,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有人说其纯孝,有人说其做作。

崔静笏却只是一笑,“聪明。”

作者有话要说:  火是崔静笏和邓党放的和王爷一点关系都没有王爷不会拿人命开玩笑。

第52章

长安大火扑灭没有几天,灾民尚未得到安置,新帝那儿又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