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经典小说 - 颅内春日(1v1)在线阅读 - 25 好巧

25 好巧

    

25 好巧



    根据意式口味改良的中餐厅,在中午,总是座无虚席。提前订了包厢,七拐八绕,走进宽敞的房间。

    简牧晚与冯时序坐在一边,蒋也坐在对面,形成一个歪斜、细窄的三角。

    一只烤鸭三吃,佐几道新鲜时蔬,上菜的速度很快,几分钟,挤满圆桌。

    取一张面皮,安静地包裹鸭rou和黄瓜条,甜面酱的味道,厚重地占据口腔,简牧晚有一些心不在焉,咀嚼,食不知味。

    冯时序偏头:“春节要不要去冰岛?”

    “……嗯。”慢半拍,她咽下口中的食物,“再说吧。我的身份证还在申请,不知道什么时间能办下来。”

    身份证每年更新,出国的重要证件。简牧晚一个月前提交了材料,然而,官方的效率,低得令人发指,不知道何时才能审批通过。

    冯时序说好,“我想,如果米兰不下雪,我们可以去其他地方过。”

    “第一次在雪天过春节,很有纪念意义。”他轻轻地补充。

    “嗯。”

    轻快的应答,招来对面烦躁的咀嚼声。烤鸭卷被蛮横地塞进口中,咔嚓咔嚓,黄瓜条和白葱段咬得稀碎。

    什么都记得,什么都装不记得。

    他在广场等了半个月,雪停到冰化,也没有见到她。以为忘了,拉不下脸问;现在看,分明记得清楚,还故意地、特意地,当着他的面,与其他人做一样的约定。

    凭空,柴禾点燃的“哔啪——”声,熊熊烈烈,在蒋也的心口炸响。

    算了,反正他也没在等。什么约定?他不知道。只是家里叔叔开的冰场,过来捧生意。

    这样想,回家。吹了半个月的冷风,感冒发烧,劈头盖脸地砸来,让他瘫痪了足足一周。那时候,蒋也一边顶着冰袋,一边开着电热毯,神志不清地看着天花板,心里觉得,自己特别二逼。

    “喂,”不太客气的语气插入,“我们是不是该谈一下画的事情了?”

    冯时序放下筷子:“先说一下你的要求吧。”

    “风景画,尺寸A3左右。”他举起手机,上面是一张照片,“我家的阳台。”

    坐在对面,灯光反射,照片模糊地在视野中央一晃,简牧晚没有看清,便被收了回去。

    冯时序沉吟一下:“牧晚挂在我的画室名下,定价,当然也不能低于基本……”

    “直接报价吧。”蒋也打断他。

    冯时序看了他一眼,头偏向简牧晚,放低声音,“小体量的油画,两三天出稿,我建议你可以定价在三到五千欧,如果他认为价格偏高,还有再谈的余地。”

    骨节干净的手,拢在唇边,模糊与她相隔一段的边界,亲密无间。

    纤细的睫尖扑了扑,她向冯时序点了一下头,再看转向蒋也。

    口吻平静:“一万欧。”

    根本不打算接下他的单子,所以,也没有谨慎谈价的必要。

    “可以。”对面干脆地应下,“今天晚上签合同,有问题吗?”

    将要移开的视线,短暂地凝滞。她的唇角抿起,眉心低蹙,换了另一个话题:“只是风景画,没有其他要求吗?”

    “当然有,”注视她的表情变换,蒋也愉快地勾起唇角,“我希望,可以采用前拉斐尔的派的画风。”

    夹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流派,小众、美丽,鲜艳明亮,简牧晚最钟爱的风格。早年,作为学校的课程作业,她还参与过相关画展的策划。

    显然,冯时序也想到了这一点。侧首询问:“这是你最喜欢的流派,对吗?”

    右边只回应了一个眼神,没有含义。

    他便不吵她,放出思考的时间,看向蒋也:“我记得,前两年,大教堂附近还有展出前拉斐尔派的画作。你看过吗?”

    “看过啊。”最后一片面皮,被蒋也伸手取走,“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前年冬天的小型展览。我记得,在地铁红线的终点站,布置和打光,都很特别。”

    抿起的唇角松动,秒针跳过两格,她低下头,终于忍不住翘起嘴唇,得意的情绪极力按捺,扯动,变成一个普通的嘟嘴。

    那是她主策划的展览。

    冯时序同样想到,“牧晚,我记得……”

    “我吃饱了。”截住他的话,“学长,合同的模板方便发我一份吗?”

    他点头:“我送你回家。”

    “好。”

    结过账,蒋也没有再说一些莫名的话。道别,跨上机车,飞驰而去。目送他离开的背影,彻底融进车水马龙间,简牧晚无故松了一口气。

    清朗的笑声浮在头顶,“这可是笔大单子。现在,你欠我一顿饭了。”

    “我第一次接到单子,学长,你不应该请我吃饭庆祝吗?”注意力调转,她故意反问。

    “好,”他笑,“后天晚上,我请你吃米其林。来不来?”

    “真的?”

    “我不说假话。”

    送到地铁口,简牧晚没有让冯时序同行。今天的相处时间足够,后天还要见面,再待下去,会消减期待感。

    分别以后,她独自走回小区。过马路的时候,开始摸索钥匙,找到,再抬起头时,视野中多了一辆熟悉的摩托车。

    旁边,分开不过二十几分钟的车主人,同样在口袋里寻觅钥匙。

    “蒋也?”

    在诧异的目光中,他慢悠悠地转过身,语气夸张又潦草地“哦——?”了一声。

    懒洋洋地倚在车头,笑了起来,“原来你也住这里?好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