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接海,是福州建设海洋强市的优势。在福州港江阴港区,每天约有6000个集装箱进行配送。食品、木材、化纤材料等从这里进口到福州,鞋类、工艺品、瓷砖、风力发电设备等产品也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在码头背后,“丝绸之路海港之城”加速崛起。今年,福州将加快江阴港区6 - 9号泊位建设,罗源湾港区6 - 7号泊位建设,加快罗源牛坑湾填海。
依托港口优势,风电设备等绿色能源合作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经贸交流的新热点。今年4月24日,由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企业中国水电四局(福清)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坦桑尼亚朱利叶斯尼雷尔水电站进水口垃圾坝项目顺利交付。
三峡集团福建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雷增娟介绍,产业园将落户福建,打造研发能力强、技术领先、疯狂水果3,产业集中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面向海岸,辐射世界。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基地。目前已引进金风科技、东方风电等5家公司,形成了风机、电机、叶片、钢结构件的完整产业链;产品不仅广泛用于中国海上风电的开发,还出口到埃塞俄比亚、土耳其等国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丝绸之路航运”建设的重要商品。今年,更多的产品将销往斯里兰卡、玻利维亚、越南、坦桑尼亚等国家。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福州在经贸交流不断深化巩固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海上丝绸”文化交流。去年11月,第七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在福州举办,现场发布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大数据报告》。